百度云网盘下载 影视资讯 超越《复联》,“梦想之翼”亮相文博会

超越《复联》,“梦想之翼”亮相文博会

百度云链接:https://pan.baidu.com/s/eeoxl1JoSZPes2Ak7KYU46kr

  近日走红网络的2024深圳城市形象片《敢为人先》中的重要道具“梦想之翼”。

  700余个零件组成、使用了5种不同的材质制作、翼展近6米……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上,一对充满科技感的“翅膀”亮相13号馆,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这是近日走红网络的2024深圳城市形象片《敢为人先》中的重要道具“梦想之翼”。视频由深圳市点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制作并与新西兰维塔工作室共同推进道具深化。维塔表示,这一设计的复杂程度已超越《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的任何一件道具。

  自2003年公司成立以来,点石数码一直扎根在深圳罗湖。一家仅有40余人、外观不起眼的“小”数码科技公司,却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与成就,跻身全球顶尖的视效创意企业行列,21年间先后获得141项国际大奖,多次代表中国创意登顶世界舞台。

  由700多个独立设计的零件组成  

  主人公穿戴着机械翅膀,从深圳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奋力一跃,穿越云层,实现飞翔的梦想……近日,2024深圳城市形象片《敢为人先》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上掀起热潮。

  这条影片从技术测试、实拍、特效制作到后期合成和成片,均由深圳企业点石数码完成。点石数码副总经理姜妍介绍,《敢为人先》的故事,始于一个小男孩对飞翔的无限憧憬。他渴望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岁月流转,小男孩成长为青年,尽管面临生活的重重挑战,他的内心依然燃烧着对飞翔的渴望。终于,他设计出一双高科技的机械翅膀——“梦想之翼”。影片中,主人公站在深圳的地标性建筑——平安金融中心的顶端,他的背后是那对凝聚了无数智慧与汗水的“梦想之翼”。随着他勇敢一跃、翅膀展开,像一只雄鹰划破长空、穿越云海,俯瞰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这一刻,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象征着深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探索、勇往直前。

  这双翅膀真能载人飞翔吗?姜妍表示,“梦想之翼”只是道具,不过它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超常人想象。

  主创团队与为《指环王》《阿凡达》等设计过特效和道具的新西兰维塔工作室合作,“从最初的设计草图到最终的成品,‘梦想之翼’的诞生历时六个月。”姜妍说,“‘梦想之翼’由700多个独立设计的零件组成,使用了5种不同的材质,不包括螺丝五金和现成零件。每一次的组装或拆卸,都需要耗费48小时的辛勤劳动。它的设计复杂程度得到了维塔工作室的认可,甚至被认为超越了《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的任何道具。

  “主角站在平安金融中心楼顶的画面是航拍的吗?”许多人对于影片中最震撼的画面提出疑问。对此,主创团队表示,这一画面并非简单的航拍,而是经过了大量的实拍与合成精心制作而成。演员于点石数码公司附近一个公园的草坪上进行拍摄,受限于拍摄条件,工作人员举着两块绿色的板子作为临时绿幕,与镜头同步奔跑,以确保绿幕与演员的角度始终保持最佳状态。随后,后期团队对拍摄素材进行了精细的抠像与合成处理。翅膀、楼体、天空……均为后期加上。  

  将京剧与数字技术融合打造《又见长安》  

  作为视效创意行业的代表,点石数码在本次文博会带来了系列影视作品,包括《敢为人先》《城脉中心》《又见长安》等。此外,还有《镇国神器之天鲸号》《港珠澳大桥》等国之重器、重大工程的影视广告宣传片。

  点石数码自2003年公司成立以来一直扎根深圳罗湖,在艺术风格与技术手法上始终秉承对创新、创意的追求。点石数码多项创作手法和制作技术开行业之先河,包括全球首例中国工笔画动画、全球首创建筑生长动画等多种全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截至目前,点石数码作品已获得141项国际奖项,多次代表中国创意登顶世界舞台。

  姜妍认为,推动中华文化“出海”的关键在于通过创新,用更为通用的“语言”,让世界“读懂”中国。比如影片《又见长安》将京剧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创新融合,用上亿颗水滴再现传统国粹的美,全网点击量近3亿。

  姜妍表示,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一,它的服装、动作、声音处处体现着中国人的美学造诣。而水又是柔软的、优美的,是表现京剧的动作、颜色的延展最适合的元素。所以,团队选择用现代的影像技术赋予它们新活力,用与时俱进的方式来提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整个视频制作周期有一年多,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完美地将京剧的美用视频特效展现出来。为了兼顾画面中衣服、动作的美感,团队对京剧动作进行重新编排,同时采用了600多个动捕点,完成了对京剧演员高速运动的动捕数据采集。在拍摄结束之后,特效与合成也用了10个月的时间精细完成。

  “我们一直在攻克各种技术难题,做别人不愿意做且做不了的事,这也是我们一直主张的‘匠人精神’。”姜妍希望,在文博会期间,与来自全国的文化科技企业进行XR、AR等技术装备的深入交流,让数字技术更好赋能文化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意产业的实力与水平。  

  采写:南都记者 林敏儿

  受访者供图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