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网盘下载 影视资讯 《庆余年》——男男宫斗的正确打开方式

《庆余年》——男男宫斗的正确打开方式

百度云链接:https://pan.baidu.com/s/MfG147wBmffOoE4n3486SNNW

不就是剧透嘛,谁还没个原著党朋友。

启蒙于《金枝欲孽》,进阶于《宫心计》,看腻了《甄嬛传》,吐槽够了《如懿传》,究竟谁是《万凰之王》?终于,“宫斗界”出现了新品类——《庆余年》,为“宫斗迷”们开发出新领域。

谁说宫斗是女子的专属?范闲与皇子们之间的宫斗可一点也不逊于后宫嫔妃,女为国母后位而机关算尽,男为九五至尊而明争暗斗!通过《庆余年》原著,让我们从五位皇子的视角,解读一下“男男宫斗”的别样风情。

大皇子李承儒和端妃最大共同点是:公认的局外人。大皇子从出生之时,就注定了与皇位无缘,他的母亲是东夷俘虏,他的正妃是北魏公主,似乎作为皇子他最大的作用就如他那颇具恶趣味的封号一样——和亲(王)。他是夺位战中最不具备威胁性的,所有人都不会将其视为竞争对手,再加上他的“将军”副属性,无论哪个兄弟继位都不会苛待于他,使得他成为所有竞争者的拉拢对象,展现出皇家难得一见的“兄友弟恭”。

这场宫斗中,他完全可以和无子无宠的端妃一样坐山观虎斗,然后出于个人原因和时势所迫,他还是入局了。这个原因是上一代的恩怨:叶轻眉曾保全了宁才人和未出生大皇子的性命,是母子俩的恩人;陈萍萍在逃亡路上与宁才人暗生情愫,是宁才人的爱人;庆帝明知这一切但依然默许了对叶轻眉的谋害,残忍的拆散了陈宁恋,是宁才人的仇人。这一切爱恨情仇其实都被大皇子不声不响的继承了,他遵从母亲的嘱托,无论局势如何衍变,保全恩人之子范闲是最高优先级。所以在宫斗中他从不选边站,超然于外,但每每看似公允的行动实则都在暗中帮了范闲的大忙,就如同端妃那样,运用自己与皇帝的情谊,多次巧妙的替甄嬛解围,两人都是以心照不宣的方式,与自己有实无名的盟友扶持前行。

另一个层面,身为皇子他亦有自己对家国情怀的坚持。在最后的皇城争夺战中,他带领亲兵登上正阳门,力抗太子和二皇子的逼宫联军,除了对于范闲的信任,更是因为那份庆帝的“遗诏”,这是他对庆国的守护和对父皇的忠诚。当然,也是由于这份忠诚,他看似是无法替母亲复仇的,然而世事偏就如此环环相扣,他所支持的范闲,最终完成了“弑父”壮举,一代恩怨就此了解。

在这场宫斗中,他始终遵从这“为人子”和“为君臣”的道德准则,顺势而为,得以快意恩仇,最终携妻带母,去封地东夷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就如同端妃一样,以太妃尊荣安享晚年。

两人都存在着类似的“三段式”心路历程:奉命行事→受挫醒悟→黑化搞事。

金玉妍作为嫔妃,主要责任是“开枝散叶“,她超额完成任务,生下了皇帝登基后的第一个“贵子”,随后在宫斗中期落败降位,旋即依靠母族得以复位,她才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生育机器、和亲工具人罢了,并没有人真正支持她坐上后位,随后她无所不用其极的谋求儿子上位,以期自己升级为太后,可惜手段虽有,到底技不如人。二皇子也经历了类似的轨迹。

十三岁封王、十四岁开府建牙、十五岁旁听政务,这一切都是庆帝给予二皇子的超标待遇,他甚至还称自己的这个儿子只做个亲王是委屈了人才,这同朱棣对汉王说“汝努力,世子多疾”的典故如出一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示:去和太子抢吧,我看好你呦!在这个阶段二皇子听从父亲的安排,做一块太子的“磨刀石”,本来一切顺利,直到碰上了自己的宿命之敌——范闲。

在与范闲最初的对抗落败后,他被剪除了羽翼。按说此时他已经完成了“磨刀石”任务,可以如范闲安排的那样:失去雄心,安心做一个闲散王爷。然而,庆帝的PUA加上自我洗脑,已经让他迷失了自我,认为自己真的有能力有手段去争一争皇位,尤其是在娶了叶灵儿获得军方支持之后。所以他放胆跟随长公主武力夺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最终,他悲哀的发现:太子是长公主的棋子,叶家军是庆帝的棋子,自己只不过是棋子的棋子,一个笑话而已。

原著中描写二皇子兵败自尽的章节叫“愤怒的葡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隐喻,《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现代小说家的,描写了经济危机背景下,破产农民对不公的社会制度的控诉,而“葡萄”作为二皇子最爱吃的水果,同样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他服毒后依然吃着葡萄,边吃边吐血边控诉父皇对自己的控制,并留下了“鳏、寡、孤、独”的诅咒。

他悲剧的根源是庆帝遴选继承人的“养蛊”策略,庆帝既不信任自己的儿子们能像自己一样征服天下,又和所有的帝王一样恐惧下一代过早稀释自己的权威,于是操纵皇子们的内斗,貌似符合权利规则,代价却是泯灭亲情。

不过,二皇子还是有一点胜过金玉妍的,金玉妍一生都未得到丈夫和情人的真爱,李承泽终究还是有一个叶灵儿生死不弃。

一个嫡长的太子,一个原配的皇后,他们都是本应该站在宫斗食物链顶端的人物,然而却成了宫斗最大的失败者,因为别人失败的后果只是没有抢夺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已,而他俩失败的后果则是失去了自己本已拥有的东西。

这两个人的失败都在于不自信引发的盲目出手,身为拥有绝对优势的上位者,其实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步步为营走向自己的目标,然而俩人自降身份,将其他人视为平等的对手,庸招频出,自爆短处,招至群起而攻之,真真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也许,对于身份认知的缺失早已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原著中,庆帝曾这样对陈萍萍评价太子:“我看了太子十年,他是位无情中的多情者,守成尚可,只是朕去时,这天下想必甫始一统,乱因仍在,他又无一颗铁石心肠,又无厉害手段,怎样替朕守住这大一统的天下?”如果太子听到这段话,那么就应该从自取其辱的宫斗之中抽身出来,韬光养晦,辅佐父皇早日统一天下并祈祷他长命百岁,以待父亲驾崩之时已然天下大定,那么自己这个占着伦理大义的“守成之君”自然顺利登极,有惊无险。

然而作者并没有给太子剧透,反而给了一个嘲讽的名字——李承乾。现实历史上也曾有一个李承乾,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这个唐朝李承乾同样以嫡长子的身份被册立为太子,弟弟魏王李泰因表现出众而受到李世民喜爱,他便试图暗杀李泰,没有成功,随后起兵逼宫,谋反失败,被废流放。对了,就像太子与长公主的不伦恋一样,唐朝李承乾也有一条不便公开的感情线——他曾宠幸一名乐人男宠,在其被李世民赐死之后甚至数月称病不上朝。可就算这样,直到他谋反之前,李世民都未曾有过易储之心,可见为了国家的稳定,除非十恶不赦的大罪,皇帝是不会轻易更换太子的,可惜在《庆余年》的那个纪元里,《唐书》并没有流传下去,庆国的太子失去了一个“以史为鉴”的机会。

太子,来世请你克服不自信,也许这样可以遮掩自己懦弱的一面,远离宫斗的残酷考验。

“这个世道很变态,你若不变态,怎么玩转过来”——范闲的这句话代表了他和安茜的心理动机。他们本无意宫斗的,都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被迫入局,而一旦入局成为事实,他们就能马上调整心态,放弃自己本来的定位,迅速适应新身份,以高超的手段应对明争暗斗。

如果可以选择,范闲是想做个纨绔、做个诗仙、做个巨贾、做个权臣,从头到尾都未曾想过当皇帝,就如同安茜只想以宫女的身份熬够年限,出宫和奶奶团聚。然而纷争不是你不想就不会来。奶奶被害后,安茜迅速转换为妃嫔身份去争宠复仇,而范闲则是给自己定位为帝师——我并不想做皇帝,但可以造出一个想要的皇帝。

其实,范闲也明白,就算自己无心夺嫡,也必定会卷入宫斗,因为他为母复仇的目标就在宫中,就在那座很多人误以为他有意的龙椅上。聪明的他,给自己寻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身份牌——帝师,所以他带着三皇子下江南,言传身教让其理解自己的治国理念,就如同当年叶轻眉对庆帝做的一样。而对于来自其他的势力的挑衅,他完全不在乎,细数一下:监察院、内库、宜贵嫔/宁才人、范府/柳府、战豆豆/海棠朵朵、霸道真气…… 对应:特务机构、经济后盾、后宫、外戚、外部势力、自身功夫…… 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凭这样的实力,任何宫斗想输都难!所以他需要操心的是如何赢得漂亮,如何在赢的同时达到若干小目标。

他想在宫斗中保全异母兄弟们的性命、他想入范氏族谱报答范健舍子而救的恩情、他想让爱人不会因为岳母消亡而过度伤心、他想弄清叶轻眉死亡的真相、他想替五竹叔找回更多的记忆……他想要的太多了,所以注定要比其他人斗得更辛苦,阴谋加阳谋,大手段配合小手段,将这场本来普通的夺嫡之战提升到了影响天下大势和未来的高度。

最后,他毫无悬念的将自己的学生兼弟弟送上了皇位,也过上了自己期盼的逍遥生活,哪怕身为皇帝的学生上门也爱答不理,颇有几分谪仙风骨。屠龙少年最终并未成为恶龙,手中的匕首化作了西湖边的杏花烟雨。

宫斗,有人斗得头破血流,也有人不声不响捡漏成功,比如《万凰之王》里的静瑜。她本来不过是全妃伊兰和皇后沅宛宫斗中不起眼的小配角,然而当两位BOSS斗得两败俱伤之后,谁想到我反倒成为笑到最后的人?三皇子李承平同样如此,在二皇子与太子的鹬蚌相争中,成为了最终得利的渔翁。

在所有人的概念里,三皇子还只是个孩子(呃,好吧,尽管他是抱月楼的幕后大老板,但从八岁的年龄上看绝对是个孩子),但用范闲的话来说:老李家的小子没有一个简单!每个皇子的内心深处必然都有一枚皇帝梦的种子,这是血脉的烙印,情势不利则陷入休眠,一旦有了机会,种子就将生根发芽。而最早察觉到这个机会的是三皇子的妈妈宜贵嫔。

宜贵嫔应该是后宫中最早意识到范闲无意争位的人之一,当范闲开口称呼自己为柳姨并亲自教导三皇子之后,她敏锐的分析出:范闲这是以外戚和帝师的身份主动站队自己儿子!甚至可以说范闲是三皇子这只冷门股的唯一天使投资人!不知她在背后是如何和儿子传授机宜的,而显然三皇子是一个听妈妈话的好孩子,牢牢抱紧了范闲的大腿。从此他不必在乎二哥的计谋有多高明,无需操心太子哥哥的实力有多强大,只要对范闲这位名义上的表哥,暗地里的亲哥,现实中的老师言听计从,就可以好风凭借力,坐上了那把别人到死也没摸到边的椅子。什么宫斗不易?李承平曰: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历史像一个轮回,三皇子的爷爷当年还是诚王的时候,也和三皇子一样是夺嫡之战中的小透明,是靠叶轻眉用一把巴雷特干掉了最有竞争力的两位亲王(顺便说一声,其中一位亲王有个孙女叫李离思,现在化名司理理),诚王才登上了龙位。两代之后,叶轻眉的儿子范闲用计谋搞掉了最有竞争力的两位皇子,用同一把巴雷特干掉了庆帝,将最没可能的三皇子送上了宝座。可见——宫斗最强的武器是狙击枪啊!

后宫里的宫斗,所有计谋的都指向一个人——皇帝,而前朝的宫斗则涉及更多的利益群体,皇子、朝臣、军队、皇商、敌国势力……所以女女的宫斗充满了狗血,男男的宫斗充满鲜血。原著中更多血腥和黑暗的细节,并不适合出现在影视剧中,但已然可以让观众们感受到与传统宫斗不一样的风味!

最后说一句:本文是基于《庆余年》原著所写,电视剧《庆余年》的内容多有改编,所以并不一定涉及剧透,请大家安心继续追剧,至少电视剧里很多段子和热梗是原著里没有的,可以笑着嗑CP。

编辑:Yuri

撰文:鱼龙曼衍

排版:小奕

设计:姜黑勒久

图源:豆瓣 / 新浪微博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