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网盘下载 影视资讯 《我的阿勒泰》:诗意地生活,生活的诗意

《我的阿勒泰》:诗意地生活,生活的诗意

百度云链接:https://pan.baidu.com/s/IqPC616BeJWsssEZTYab2bmJ

记者 刘雨涵 济南报道

虽然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已经播出完结,但它的后劲非常之大。近日,这部剧的豆瓣评分悄然从8.5分涨至8.7,成为今年评分最高的国产剧。官微配文称:“口碑相传,感谢各位的支持与鼓励。愿每个人都能在颠簸的日子里,也闪亮地过。”

《我的阿勒泰》很难被归类定义,有人称之“民族影视”,有人叫它“赛博吸氧剧”,还有人说是“明信片风光剧”“文艺小清新剧”。但不管如何定义,看完这部剧的观众都能够感到一种被净化后的舒适。像剧中人物那样在大自然中诗意生活,随意采撷生活的诗意,对现代都市人来说,真是一种终极理想了。

《我的阿勒泰》改编自李娟所著的同名散文集,它是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的长篇华语剧集。将一部散文集改编成影视剧,这是极少有的操作,好在,它成功了,而且让文学和影视两者相得益彰。编剧彭奕宁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在改编的时候,一直试图把这些场景融合到故事中,就像徜徉在一片花园中,采撷最适合的花朵,做成一捧花束,献给我们的观众。”

《我的阿勒泰》讲述了生长在阿勒泰的汉族少女李文秀(周依然饰)在大城市追求文学梦想却屡屡碰壁,于是回到老家与开小卖部的母亲(马伊琍饰)相依为命。在结识了哈萨克族少年巴太(于适饰)之后,她渐渐发现生活之美、生命之美。

这部剧首先吸引观众的,是阿勒泰地区的优美风光和风土人情。就像诗人海子所说的——“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雪山、草原、森林、河流、马儿、羊群……处处都是明信片上才有的风光,令观众直呼“赛博吸氧”,可以拉出来做阿勒泰文旅宣传片。

《我的阿勒泰》保留了散文的质感,不需要过多情节的堆叠,自然就是最好的语言。夏牧场的迁移,只是看着草原景色,伴着冬不拉的琴声,就足以让人心往神驰。李文秀与巴太的情愫生长,仅是依傍大树,两人、一马,无需多言,大自然中的风声就已经替他们说出了一切……观众说:“好久没有原速看剧了,感到心静”“把人从生活的泥淖中拖拽出来,干净、清澈”。

在自然风光之外,阿勒泰的生活细节也在剧中被一一还原出来:炉子边上烤着土豆,小刀剃着羊肉,起居生活在帐篷里,大通铺上睡五六个人,穿着盛装参加舞会,一路采摘松胶、野草莓,好似绿野仙踪……

同时,《我的阿勒泰》还延续了原著的幽默风格:电视坏了之后,张凤侠用石头搭了个“精神电视”,美其名曰“农业频道”;由于语言不通,剧中人物经常“跨服交流”,鸡同鸭讲;李文秀被巴太抹了一脸热乎乎的东西,结果是羊粪蛋蛋……这种轻喜剧风格给整部剧带来了生活的活力,令作品明媚轻快。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