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网盘下载 影视资讯 8.3分太低了!要论中式美学yyds,它才是初代顶流

8.3分太低了!要论中式美学yyds,它才是初代顶流

百度云链接:https://pan.baidu.com/s/uCe0HAGF0NqJY8QBUF4J5WFh

中国,是当今纺织产业链最完整、门类最齐全的国家。

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旗袍,是世界众所周知的中国符号;汉服,又将中国文化推向了世界的舞台。

我们的生活与“衣”息息相关,但却对其知之甚少。

而纪录片《布衣中国》,就是从材质、颜色、设计、款式、制作五个方面,讲述了中国纺织业的前世今生,梳理中国近代服装演变历史。

让我们从一针一线,一棉一布中,感悟中国服装文化的魅力。

01

轻与重

棉花是天然的服装原料。

约至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新疆。

新疆棉花的品质很高,所以广受人们喜爱。

每年九月,大片的棉花便会开满天山南北,约有50多万采棉工也会在此时涌入新疆。

她们普遍寄宿在农民家里,离棉田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她们每天早上六点就要出门。

采棉价格是一公斤两元。

22岁的采棉工宋冲计划每天赚120块钱,也就是采摘60公斤。

一朵棉絮约4.5克,一公斤棉花大概需采约200次。

60公斤就要重复低头弯腰伸手这一串动作12000次。

和宋冲一起来的,还有18岁的女孩左静。

父亲去世的很早,所以她哥哥很早就辍学打工,供左静和弟弟一起读书。

她的手法不如宋冲熟练,但她一天也可以采摘40公斤左右。

新疆地区,早晚温差很大。

中午烈日当空,大约有40°。

为防止阳光灼伤,采棉工人们需要裹上严实的衣物。

午饭也只能在地头简单解决。

那也是他们从早到晚,唯一能坐下闲聊的时刻。

饭后,要持续工作到晚上7点。

这样的日子,要持续两个月。

每一颗轻飘飘的棉花背后,承载的,都是人们沉甸甸的希望。

两个月后,宋冲赚到了9000多元。她要带着这些钱回家,给自己的孩子。

左静虽然赚的不如她多,但已经足够供自己继续读书。

棉花所承载的,除了希望,还有历史和文化。

黎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之际,黎族先民已居住在我国的海南岛。

长辈给小辈织黎锦筒裙,是海南黎族人约定俗成的仪式。

筒裙底色一般为黑、蓝黑两种,配以各种彩线织成花、鸟、虫、兽、人物花纹或几何图案。

不同图案,代表了长辈们对小辈不同的祝愿。

海南黎族的黎锦,有大约三千年的历史。

制作黎锦,所使用的棉花,是海岛棉。

它纤维细软、具有韧性,是一种长绒棉。

用海岛棉制作黎锦,需要先去除掉棉絮中的棉籽。

然后将棉花制成棉条,拉丝捻成纱线。

用苏木心材作红色染料,辅以姜黄完成染色。

之后,就到了制作黎锦最关键的步骤 :编织。

海岛棉作纬线,苎麻纤维作经线,然后按祖辈传下的规则交织成布。

黎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黎族人都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继承技艺。

一件黎锦筒裙,婆婆用心传授,儿媳认真学习,小孙女雀跃穿上。

三代人,传承的是爱意,更是历史和文化。

02

过去与未来

每一种曾经风行的衣服款式,都能够从某一方面,代表一个时代。

36年前,法国时装大师皮尔·卡丹决心将时尚的风潮,带到中国。

很快,他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第一场时装表演。

台下,有一位特殊的观众:外贸部宣传员程天宝。

这场时装表演,让他意识到一股新的社会潮流即将到来。

一年后,程天宝创办了中国第一本时尚杂志:《时装》。

外媒评论说,《时装》杂志的出现,预示着人们开始注重服装质量了。

20年代的民国时期,旗袍盛行。

不久后,“西式”的剪裁方法传入国内,旗袍更加简洁,色调更加淡雅。

现代款式的改良旗袍,随之出现。

旗袍,也慢慢地成为了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

从这时开始,时尚的风潮一次又一次的掀起。

旗袍、中山装、牛仔裤、喇叭裤,不同款式、不同材料的服装,轮番出现在这个舞台上。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

汉服,全称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是从黄帝时期到明末清初汉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

芙蓉和丈夫袁志林都很喜欢汉服。

在袁志林看来,汉服柔美自然,有着泰然自若的东方气度。

如今,社会变得更加宽容和多样化。

原本只在电视剧中存在的汉服,也慢慢出现在了生活中。

这时,人们才知道,原来汉服并非只有宽衣广袖这一种:

汉服自古就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的款式可以选择,完全可以满足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上班穿短褐,方便干活;聚会和购物时穿长袍;参加别人的婚礼,以及主持礼仪时,就可穿礼服。

时代的发展,也让颜色有了不同的意义。

中国古法色谱尊卑分明;黄色为皇族所偏好,青蓝最低级,贩夫走卒多用。

但开放的眼光,改变了服装颜色的地位和偏见,让蓝色有了新的时尚感,实现了颜色届的逆袭。

可惜的是,匆匆向前滚动的时代车轮,也让一些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了危机。

比如蓝染。

蓝染作为布依族传承千年的染布技艺,是整个布依族的象征,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这一项手艺,从制版、印花到染色全部流程手工操作,耗时耗力。

单单染色的工序就要反复上十次。

在追求效率的年代,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花时间去做这件事。

很多染坊即将被拆,这一门手艺,也在逐渐被遗忘。

万幸,还有一些手艺匠人,将这些技艺传承了下来。

03

传承与发展

有些被城市遗忘的文化,在乡村被流传了下来。

百家衣就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有穿不起、买不起衣服的孩子才会穿百家衣。

可实际上,制作百家衣,是集腋成裘的仪式,也是告之他人自家喜事的礼仪。

在很多地方,人们相信百家衣代表着健康长寿,每一块布,都是一次祝福。

所以家人们会替孩子找来很多小块的碎步,拼成百家衣。

制作百家衣,也有一定的规矩。

和很多现代服饰不同的是,代做百家衣的人,并不会直接把整件衣服做完,而是会在底襟处留个口子,或留下几枚扣子。待孩子满月后,由孩子的母亲把它缝上。

这寓意着孩子的魂灵已留在了母亲的身边,再也不必为孩子的安全操心。

各种碎布,也不是随意拼接而成。

首先,要根据图案、形状、大小、色彩等进行挑选。

之后,还把选好的碎布先清洗晒干,按照纸板剪成小块,再挑出合适的进行熨烫、用胶水进行粘贴。

晾干后,再用针线将之前粘在一起的小块碎布,拼接缝合在一起。

最后,还要用针线把所有布脚好好缝合,让孩子穿在身上舒服且软和。

懂得做百家衣的人,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了。

越来越少的人,记得这样旧有的习俗。

越来越少的人,会亲手缝制衣服。

但还有一些人,将缝制衣服的手艺流传了下来。

他们所继承的,也不仅仅是技艺。

褚宏生是上海有名的师傅。

曾有老先生从台湾,飞到上海找他,请他帮忙修复一件旗袍。

这位老先生,和自己新婚8天的妻子王秀华,在1949年因故分隔两地。

这一分隔,就是30年。

这些年,老先生随身携带妻子的照片,而妻子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看着自己的新婚嫁衣,怀念过去。

30年间,没有通讯,生死不知。直到1978年,他们才再次相遇。

老先生找到上海最好的裁缝先生褚宏生为妻子缝制旗袍。

量体、裁布、缝制、试穿。

一件旗袍,承载了30年的不舍和怀念。

所以,手工制衣的魅力是什么呢?

是“慈母手中线”的惦念,是百家衣里的祝福,也是旗袍、西装等等所蕴含的匠人精神和人们寄托于之上的思念和期盼。

针线虽小,却能越过万水千山。

布匹虽薄,却能装得下过去、现在与未来。

它们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带我们看遍人生百态,总览时代变迁。

让我们明白: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正如《布衣中国》结尾所说:

“华夏江湖,春风雨露。杂粮五谷,布衣华服。

且看我春蚕破茧歌,且看我霓裳云羽舞。

一根丝,一块布,一个筚路蓝缕的民族。”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