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网盘下载 影视资讯 好评如潮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你还没看吗?

好评如潮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你还没看吗?

百度云链接:https://pan.baidu.com/s/qTvtXOMH54DFVCVZdqokxoR6

阿醒

去年十一月在央视开播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聊到现在的「三苏」,高潮可谓一浪接一浪。

网上早已好评如云,「故事性强,娓娓道来」,「表演自然,都演活了」,「情绪饱满,热泪盈眶」……单看这个评价,说这是在谈一部电影也没问题。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确实不是普通的文化综艺节目,在很多个层面,它都相当于一个电影系列。

我们大可以把《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拆分成八部历史传记片来看,它们既独立成章,若合到一起,又彼此呼应,构成一套聚焦唐宋历史文化的大型史诗。

完全可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普通的历史传记片。这么说是因为剧情和评述的互动,古代和当下的贯通,戏里和戏外的连接,让观众获得了一种多维和立体的全新观感。

能做到这一点,得从它匠心独运的剧作方法说起,里面有太多的门道和细节。

首先,「唐宋八大家」都是文学大家,他们留给后世大量的诗文著作,这是本节目的剧情的出发点。然而他们的身份也不止于文人这一面,他们是士人、官员,深度参与了所属时代的各种大事。因此本节目采用了一种独特的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方式,以人物的传世诗文为线索,搭建起人物的生平关键节点,并将之嵌入唐、宋大历史的经纬之中。

因此,《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这档节目,是把文学变成了传记,又从个人的传记升格为对宏大历史的透视。

在这样的叙事模式下,它的叙事视点可以灵活跳动,无拘无束基本上,每一集的主轴,都是来自当下的三位探访人回到古代寻访宗师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宗师的主观视角跌宕呈现,再精巧辅以他身边亲朋好友,以及其他历史人物的客观观察、评述,乃至百姓、路人的姿态、闲谈,由今溯古,构建出非常丰富、全面的视野。

而且不只是人物之间有轻有重的并置,当探访人在唐宋时空里,又会融合正史的肃正与野史的谐趣,对彼时民风、习俗作出看似闲笔、实则通达人事的表现。

这可不只是我们熟知的一些夹带辛酸的趣闻,譬如苏轼会在拮据的时候,在房梁上悬挂一串又一串的钱币,每日无论如何不能超过定额。

它更要强调故事背景的关联,须知探访人才到中唐,就见识了卖马蹄饼、刻碑文、杂耍、放榜等等相关场景,生活气息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说到这里,自然要提到剧作上的第三点巧思,正因为有松紧得当的叙事节奏,才可以预留不时迭起的悬念。

举一个例子,探访人寻访韩愈,结果屡次不遇,剧情编排上,则不断给出延宕见面的理由,诸如落榜后上书宰相,或者闻知嫂子郑夫人过世等等。

实际上,这每一桩都是韩愈人生中的险峻关隘,这种叙事的延宕不仅是为了吊起观众的好奇心,而且更重要的是,让观众获得一种深度参与韩愈人生际遇的感觉,从而获得一种加倍的感同身受。

有了这样的烘托,等到篇幅来到三分之二处,大家终于见到韩愈,仪式感和期待的满足得到了强化,对历史人物的命运感知也得以强化。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叙事结构,还很少在同类节目中见过。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朋友圈式的网状叙事结构尤其是到了宋朝,因为每位宗师之间都存在交集,最好的例子就是三苏,他们是父子关系,而欧阳修跟三苏交往密切,那这四位宗师的独立篇章里,各人都会轮番出现。

怎么来处理主次的位置和视角的分工呢?本节目用一种前后拆借、互相烘托的办法。比如在欧阳修这一集,苏轼出场配合,表面上是为了欧阳修的剧情服务,但其实也提前写到了苏轼的性格,而这部分性格和后面苏轼的专属剧情是紧密互补的。

反过来,欧阳修也在后面的三苏剧情中多次出场,观众自然会有见到老朋友的亲切之感,与此同时,因为能够遥相呼应之前的剧情,又补上了相关人物的更多面向。

除却「唐宋八大家」的相互客串,每一位宗师身边,都少不了其他历史人物的联系与烘托,孟郊、刘禹锡、梅尧臣等等,都要看不过来了。

像是孟郊这样的,更是密切参与到韩愈的人生起伏中。年长十七岁的孟郊接济过、鼓舞过韩愈,反之亦然,二人结下深厚情谊,「韩孟」联句更是流传百世的妙作,这在节目里有相当动人的处理。

同样深切见证这一切的,还有撒贝宁率领的现代探访人,他们身具史学认知,带着后世目光出现在历史现场。

通常来说,探访人这样的角色安排,主要只负责旁观、介绍,但《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完全不一样。它创造性地将探访人深度融入到剧情发展中,他们仿佛也化身为历史中的人物,介入宗师的人生时间中,既是见证,也是观察,既是参与,也是推动。

作为「电影」,它还有一个特征是,巧妙地糅合了悬疑、动作、爱情等多种类型元素。

悬疑这层,柳宗元如何解放奴隶,韩愈怎么打破潮州的鳄鱼迷信,祛除鳄灾,不仅充满文人与政客,甚至与英雄豪杰的反差,情节设计反转重重,有趣中透着紧张。

动作这层,我们还是能够以文武双全的韩愈为例,他单刀赴会前往淮西降服叛藩吴元济,便在重重疑团里贡献了不少动作片的阵仗。其实「唐宋八大家」,各有各的兵荒马乱或者风云变幻,动作大戏是少不了的。

爱情这层,节目同样处理得细腻、温热。韩愈为官,一生耿直,明知谏言会惹来种种报复,却愿不断为民请命,而妻子卢氏始终坚定地陪伴身边,认可他的抉择,做最大的支撑,十分动人。

而苏轼写终将流传万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那种「无处话凄凉」的茫然悲戚,结合真人呈递,有更直观、更戳心的表现。

为了匹配这些内容,节目还煞费苦心地调用了多项好莱坞最新技术,好让历史名场面荡气回肠。

苏轼《赤壁赋》的相关场景是在无锡影都拍摄的,节目组利用灯光效果,把黑夜变成白天,又使用人工降雨,增强画面层次感,最后通过绿幕抠像、虚拟拍摄等技术,加强视觉冲击力,于是苏东坡月夜泛舟游赤壁的场面,就更能跟这悲怆、通达的千古诗篇交相辉映。

正因为有各种可圈可点的元素存在,并且不断碰撞,观众的观影预期可以在过程中不断被颠覆,被重构,也不断获得新的满足,新的启发。

欣赏这样的优质作品,是可以得到裨益的,而说及裨益,不只是人物际遇与时代风云带来感悟,它本身颇具独创性的四重历史视点,同样值得再三咀嚼。

第一重,是通过历史人物看历史人物,贯通文脉。

这里面包括「唐宋八大家」之间的隔空互动——欧阳修十岁在邻居家翻到《昌黎先生文集》,就爱不释手,引述《符读书城南》的「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称他文章与众不同,「气势非凡,浩然无涯,有点像孟子」,提及「 孟子 」,暗地里又串起了韩愈毕生追求。

日后,名望高筑的欧阳修还会把文坛盟主的位置传给苏轼,后者在《颍州祭欧阳文忠公》里提及当年欧阳修对自己讲过,「我老将休,付子斯文。」可见「唐宋八大家」传承理念的暗中贯彻。

这就是 同声同 气,这就是为什么「唐宋八大家」能共同改变了中华文脉的走向。而对于这档节目而言,不同单集之间也因此串联起来。

节目还包括时人对「唐宋八大家」的评价——如秦观谈及苏轼,就说「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当年苏轼大名已在,无名之辈秦观斗胆带文章拜谒,苏轼不嫌,亲自接待,在黄州还不忘嘱托他多写书,多关心时事,不可放弃科举,日后还举荐给王安石。得到这样的评价,不足为奇,重要的是,苏轼洒脱、热络、无私的一面也跃然纸上。

第二重则是唐宋历史在重新打量下,呈现更具象、更清透的史观。

当探访者带着我们重游历史,甚至别开生面地和古人对话之后,我们开始理解古人的观念和逻辑,尤其是,理解他们作为活生生的人的真实情感。这样就让之前从课本和历史书上得到的历史平面印象,或者说我们回望作者与时代相对单一的印象,变得立体起来。

在这个基础上,才会有第三重,让宗师形象在历史观照下变得更为丰满。

这必然会体现在探访者结识历史人物之后,也对诗句有了更深认识。好比说我们耳熟能详的《醉翁亭记》,原本大概只记得游乐之惬意和通达,实质上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

节目里生动增添了前因后果与参差比对,于是我们知晓了一腔热血的欧阳修,在当时刚经历了新政推行的失败,被贬到滁州,经历跟北宋贤臣王禹偁相似的命运,就在游览王太守祠时,母亲煞费苦心地让他领悟《三黜赋》的意义,这才有了从地区重新开始的斗志,以及感悟百姓安居之乐的心境。

自此,对《醉翁亭记》,对通篇的「乐」,我们都会有更贴合彼时心境,更贴合文章意趣的理解,而这也顺应地成了我们对历史的新颖悟、新感召。

历史视点的第四重则是点睛之笔,实现现代与古代的对话。

具体做来,就是让宗师们穿越到今天,获得现下语境授予的「天眼」,印证他们抱负贯通古今的价值,也让我们在一再回想、琢磨创作于古代的那些诗文,流淌千年后能有什么全新意义。

可以说,我们和古人之间,通过节目大胆的合理推测和演绎,得到了深刻认识对方的机缘,也必然对各自所属的时代,产生新的观照,新的反思。

这样的作品确实值得更多人来观看,实际上,它确实找到了越来越多的目标观众,甚至能够火到海外。

朋友圈、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上,甚或私下聊天,我都不时看到真心实意的安利,甚至也有读者在后台询问,什么时候会来推荐这部作品。更神的是,外网上也有不少讨论的声音,文化往外走,这自然是非常响亮的一步。

「三苏」之后,便是王安石和曾巩的章节,考虑到前者与苏轼曾有的不同立场,跟前几期有意描绘的师徒朋友兄弟的一派友爱氛围,必定会有巨大反差,这样的戏剧冲突已经叫人期待不已。

收篇将会何等精彩,相信是不负所望的。而我们从《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里看诗文,看人生,看历史,也在看国学传统的璀璨,文化自信的坚定,这种充实感、发散性,得到了,便受益终身。

等八位宗师悉数呈现,不妨回过头来再次细看,相信我们会有更多感悟,更多收获。想到那天看到网友开玩笑说,这档节目就该「配享太庙」啊。我很赞同。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